500盆“多肉植物”飞入深圳市民家
500盆“多肉植物”飞入深圳市民家
500盆“多肉植物”飞入深圳市民家,怎么浇多肉,玉露多肉,彩虹多肉植物,
借着公园文化周的热度,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科普活动在莲花山公园推出后,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参与。
公园文化周簕杜鹃节、草地音乐节等各项活动精彩纷呈,市民赏花、赏景、赏音乐,然后将愉悦的心情带回家。而参加了国际植物学大会科普活动的市民,不仅能带走愉悦的心情,还能带一抹绿色回家。将一盆亲手栽种的多肉植物,从公园活动现场带到自家的窗台、案头,给多彩的生活再添一抹新绿。许多孩子在活动中第一次知道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2017年将在深圳举行,这是深圳继大运会之后承办的又一国际盛会,小小的心灵中顿时充满了期待。
11月12日上午,第十一届深圳市公园文化周在莲花山公园风筝广场启动,而在广场的一角,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一场科普活动也热热闹闹地展开了。
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为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组委会,由市城管局和大会筹备办承办。组织者们准备了千佛手、白鸟、青丽、条纹十二卷、金钱木等一批多肉植物,参加活动的市民首先要进行现场答题闯关,回答一个植物学大会问题,一个植物问题;然后就可以领取小花盆,用植物染料为花盆画上植物学大会的标识;接着领取几株多肉植物,自由搭配栽种到花盆里,完成后就可以免费将它带回家。
在当天上午的活动中,约有500盆“多肉植物”被市民们领回家。这种DIY种植活动,丰富市民对植物以及对多肉植物的认知与体验。
6岁的棒棒对于栽种自己的多肉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回答问题环节,靠妈妈的提示才顺利“闯关”;到了给花盆画国际植物学大会会标环节时,因为颜料弄脏了小手、随手又抹到衣服上,被妈妈“越俎代庖”。挑了三棵多肉植物后,棒棒拒绝妈妈的帮助,边上做指导的志愿者姐姐要是干预过多也会被他推开手。忙活了好一阵,终于自己完成了种植,还插上小篱笆做装饰。
相比之下,彩田学校三年级的陈同学就“老到”多了。在完成栽种后,他还详细地向志愿者了解自己所种植物的习性,询问了诸如浇水、晒太阳频度等问题。
市民、尤其是小朋友的热心参与让现场的志愿者倍觉欣慰。一个个花盆宛如种植下了深圳市民对国际植物学大会的期盼,而这一个个期盼,已经散布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市民秦阿姨并没有参加多肉植物种植活动,但却在植物学大会的相关宣传展板前驻足多时,逐个展板看了个遍。秦阿姨来自四川达州,退休后来到深圳帮女儿照看孩子,转眼在深圳已经呆了6年了,时间不算长,但已对深圳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深圳干净、绿化好、市民素质高!”秦阿姨说自己尤其喜欢逛公园,甚至连梧桐山、凤凰山等较远的公园都去过。对公园、郊野公园的绿化、市政道路绿化都非常满意。“我也是刚才看展板才知道国际植物学大会要在深圳召开,深圳公园这么多、绿化做得这么好,最适合开这个大会啦,可以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来看看深圳。”
秦阿姨表示,国际植物学大会虽然学术味很浓,但内行看门道、外行也可以看个热闹。大会六年一届的频率,自己能够在深圳亲身经历也很值得夸耀。
借着公园文化周的热度,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之“走进公园文化周”科普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的参与。据了解,深圳在筹办本届植物学大会时,将努力使大会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一方面注重宣传植物对人类的影响、对居民普通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借着大会的举办,更多地向市民普及绿色生活理念,灌输本届大会“绿色创造未来”的理念。
大会筹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尽管人们在生活中每一次呼吸、每一口食物都和植物有关,但有时却忘记了植物对生活的重要影响。2017年7月国际植物学大会召开前,类似的科普活动还将举办多场,通过多种主题、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既提升公众对大会的认识,增进公众对植物科学的了解,也让植物科学与国际植物学大会走到市民中来。市民可以随时留意大会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
2015年5月18日,在深圳市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召开了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科普活动启动仪式暨国际植物日纪念活动,开启兰花之旅;著名的兰花专家刘仲健教授向参与活动的市民做了“兰花的情感生活”科普讲座,并回答了市民的相关疑问,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带领市民进行了“魅力兰花之旅”科普探索活动。
2015年12月5日,在华大基因研究院举办了“走进基因科学”植物科普活动,100余位深圳市民参观了位于盐田区的华大基因博物馆,详细了解了DNA之旅、基因相似性、基因与进化等基因科普知识。华大基因分子育种专家夏秋菊与市民们“面对面”,为大家解码植物基因奥妙,深入浅出地介绍植物遗传与育种知识。
2016年1月1日,在仙湖植物园湖区大草坪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花绎春天、茗品仙湖”植物科普活动。在品茶、插花的轻松氛围中,仙湖植物园的博士们走到台前,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有关山茶科植物的科普知识。同时,现场还展出了仙湖植物园精心培育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大苞白山茶;特产我国、仅分布广东阳春的杜鹃叶山茶;深圳唯一开红色花的野生山茶南山茶
2016年9月17日,由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组委会秘书处组织开展的多地联动科普活动在北京、上海、昆明、西安、深圳5地同步举行。在多地联动科普活动深圳会场——仙湖植物园,活动主办方深圳市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筹备办举办了植物定向挑战赛、缤纷植物染等活动。据统计,活动当天五市九地联动科普活动的参与人数达到数万人。
国际植物学大会始于1900年,由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的分支——国际植物学会和菌物学会联合会授权主办,是全球植物科学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顶级盛会。大会第一届在法国巴黎举办,截至目前,已经在奥地利、比利时、美国、英国等国家相继举办了十八届。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2017年7月23日~29日将在深圳召开。这是大会首次在中国,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植物科学领域顶级盛会!对于深圳来说,这是在大运会后,迎来的又一个高规格、高水准的国际盛会。
借着公园文化周的热度,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科普活动在莲花山公园推出后,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参与。公园文化周簕杜鹃节、草地音乐节等各项活动精彩纷呈,市民赏花、赏景、赏音乐,然后将愉悦的心情带回家。而参加了国际植物学大会科普活动的市民,不仅能带走愉悦的心情,还能带一抹绿色回家。将一盆亲手栽种的多肉植物,从公园活动现场带到自家的窗台、案头,给多彩的生活再添一抹新绿。许多孩子在活动中第一次知道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2017年将在深圳举行,这是深圳继大运会之后承办的又一国际盛会,小小的心灵中顿时充满了期待。
11月12日上午,第十一届深圳市公园文化周在莲花山公园风筝广场启动,而在广场的一角,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一场科普活动也热热闹闹地展开了。
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为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组委会,由市城管局和大会筹备办承办。组织者们准备了千佛手、白鸟、青丽、条纹十二卷、金钱木等一批多肉植物,参加活动的市民首先要进行现场答题闯关,回答一个植物学大会问题,一个植物问题;然后就可以领取小花盆,用植物染料为花盆画上植物学大会的标识;接着领取几株多肉植物,自由搭配栽种到花盆里,完成后就可以免费将它带回家。
在当天上午的活动中,约有500盆“多肉植物”被市民们领回家。这种DIY种植活动,丰富市民对植物以及对多肉植物的认知与体验。
6岁的棒棒对于栽种自己的多肉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回答问题环节,靠妈妈的提示才顺利“闯关”;到了给花盆画国际植物学大会会标环节时,因为颜料弄脏了小手、随手又抹到衣服上,被妈妈“越俎代庖”。挑了三棵多肉植物后,棒棒拒绝妈妈的帮助,边上做指导的志愿者姐姐要是干预过多也会被他推开手。忙活了好一阵,终于自己完成了种植,还插上小篱笆做装饰。
相比之下,彩田学校三年级的陈同学就“老到”多了。在完成栽种后,他还详细地向志愿者了解自己所种植物的习性,询问了诸如浇水、晒太阳频度等问题。
市民、尤其是小朋友的热心参与让现场的志愿者倍觉欣慰。一个个花盆宛如种植下了深圳市民对国际植物学大会的期盼,而这一个个期盼,已经散布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市民秦阿姨并没有参加多肉植物种植活动,但却在植物学大会的相关宣传展板前驻足多时,逐个展板看了个遍。秦阿姨来自四川达州,退休后来到深圳帮女儿照看孩子,转眼在深圳已经呆了6年了,时间不算长,但已对深圳产生了浓厚的感情。“深圳干净、绿化好、市民素质高!”秦阿姨说自己尤其喜欢逛公园,甚至连梧桐山、凤凰山等较远的公园都去过。对公园、郊野公园的绿化、市政道路绿化都非常满意。“我也是刚才看展板才知道国际植物学大会要在深圳召开,深圳公园这么多、绿化做得这么好,最适合开这个大会啦,可以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来看看深圳。”
秦阿姨表示,国际植物学大会虽然学术味很浓,但内行看门道、外行也可以看个热闹。大会六年一届的频率,自己能够在深圳亲身经历也很值得夸耀。
借着公园文化周的热度,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之“走进公园文化周”科普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的参与。据了解,深圳在筹办本届植物学大会时,将努力使大会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一方面注重宣传植物对人类的影响、对居民普通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借着大会的举办,更多地向市民普及绿色生活理念,灌输本届大会“绿色创造未来”的理念。
大会筹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尽管人们在生活中每一次呼吸、每一口食物都和植物有关,但有时却忘记了植物对生活的重要影响。2017年7月国际植物学大会召开前,类似的科普活动还将举办多场,通过多种主题、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既提升公众对大会的认识,增进公众对植物科学的了解,也让植物科学与国际植物学大会走到市民中来。市民可以随时留意大会的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
2015年5月18日,在深圳市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召开了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科普活动启动仪式暨国际植物日纪念活动,开启兰花之旅;著名的兰花专家刘仲健教授向参与活动的市民做了“兰花的情感生活”科普讲座,并回答了市民的相关疑问,国家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带领市民进行了“魅力兰花之旅”科普探索活动。
2015年12月5日,在华大基因研究院举办了“走进基因科学”植物科普活动,100余位深圳市民参观了位于盐田区的华大基因博物馆,详细了解了DNA之旅、基因相似性、基因与进化等基因科普知识。华大基因分子育种专家夏秋菊与市民们“面对面”,为大家解码植物基因奥妙,深入浅出地介绍植物遗传与育种知识。
2016年1月1日,在仙湖植物园湖区大草坪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花绎春天、茗品仙湖”植物科普活动。在品茶、插花的轻松氛围中,仙湖植物园的博士们走到台前,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有关山茶科植物的科普知识。同时,现场还展出了仙湖植物园精心培育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大苞白山茶;特产我国、仅分布广东阳春的杜鹃叶山茶;深圳唯一开红色花的野生山茶南山茶
2016年9月17日,由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组委会秘书处组织开展的多地联动科普活动在北京、上海、昆明、西安、深圳5地同步举行。在多地联动科普活动深圳会场——仙湖植物园,活动主办方深圳市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筹备办举办了植物定向挑战赛、缤纷植物染等活动。据统计,活动当天五市九地联动科普活动的参与人数达到数万人。
国际植物学大会始于1900年,由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的分支——国际植物学会和菌物学会联合会授权主办,是全球植物科学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顶级盛会。大会第一届在法国巴黎举办,截至目前,已经在奥地利、比利时、美国、英国等国家相继举办了十八届。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2017年7月23日~29日将在深圳召开。这是大会首次在中国,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植物科学领域顶级盛会!对于深圳来说,这是在大运会后,迎来的又一个高规格、高水准的国际盛会。
相关文章
- 幼儿园老师让带“肉肉”植物 萌娃带了块猪肉
- 一棵命运多舛的多肉雪莲4次与命运抗争但终究倒在了这个夏天
- “心叶球兰锦”萝摩科球兰属多肉植物爬藤型
- 这16种花冬天越浇越死3个月不管反而长高个!
- 云顶之弈黑魔法师怎么玩 6黑魔法师阵容介绍
- 夏天多肉植物怎么养?多肉安全度夏有妙招!
- 在“一花一木”中感受初秋惬意 中荷人寿蜜丝会辽宁分会举办系列手工体验活动
- 这22种多肉品种一个比一个好看养了它们总会给你带来惊喜
- 郓城:大棚“多肉花”结出脱贫“幸福果”
- 这几种常见的多肉你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吗(一)
- 养多肉选“这4种”便宜又好养这3种别养养一盆死一盆
- “90”后返乡青年的多肉植物园
- 5种多肉热情似火好养好看状态美12月养几盆红红火火真喜庆
- 这玩意长的跟朽木一样丢在路边没人捡殊不知身价3000块
- 养多肉能不能使用磷酸二氢钾?还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 夏季购买多肉开箱后腐烂化水了?很可能是卖家晾根不彻底!
- 不适合养在客厅的“3类花”如果有建议最好搬出去别忽视
- 养多肉5年买来的多肉这样做“服盆快”说说我的经验
- 3种经典的普货多肉皮实好养易度夏新手也能养成小老桩
- 这款多肉非常火3年养成大老桩叶片肥又美比花还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