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新型农业 听听95后长沙小伙的创业故事
扎根新型农业 听听95后长沙小伙的创业故事
扎根新型农业 听听95后长沙小伙的创业故事,锦晃星多肉,多肉烂根,雪莲多肉,
又到毕业季,又是求职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此季不同往季。如何顺利就业、施展所学,成为毕业生格外关注的话题。
走进田间,近处是天然树枝搭成的木架子,上面摆满了造型各异的多肉植物,远处是8个薄膜大棚和户外活动、烧烤区域。
这个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靖港镇的初创农业基地有些简陋,但从种植、销售到农旅业态样样都有,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体验农活的好地方。基地负责人是去年刚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毕业的谭俊。1995年出生的谭俊,一口本地话,由于经常在大棚、田间劳动,皮肤晒得黝黑,俨然一副田间老把式模样。
2017年,还在读大二的谭俊萌生了把所学知识尽快实际运用的想法。“当时先是在寝室阳台种多肉植物,后来越种越多,就在老家的田里搭了一个竹棚子,同时在网上直播卖货。每次直播销售额在一两百元,相当于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了。”谭俊说。
学以致用最能长本领。谭俊调配出适合长沙郊区的多肉植物营养土配方,用所学的园林知识搭建出很多精致的多肉植物小盆景。他还把实践中的学问上升为理论,在校期间申请了课题,专门研究多肉植物如何在湘北地区屋顶绿化中得到更好运用。
2019年毕业季时,谭俊面临两难选择:继续种植多肉植物,还是找份父辈们眼里的好工作。“读书的时候长辈们都支持我不断尝试新事物,但当我准备扎根农村搞新型农业时,反对的声音就多了。”谭俊说,亲戚邻里们觉得我回乡没前途。
在当地社区的帮助下,谭俊用每年1万元的价格流转了7亩农田,算上自家的3亩,总算有了个像样的多肉种植基地。一头扎进田间,谭俊才发现从事农业创业的年轻人还真不少。离他的基地只有两三公里,1993年出生的校友曾世杰也开辟了一个农业基地,专种蔬菜和火龙果。同样在望城,34岁的袁虎,水稻合作社规模已经到了2600多亩;刚满20岁的丁胜也成了流转200多亩地的水稻种植大户。
这些人有个共同的身份,是长沙市农业创业者联合会的成员。这是一个长沙团市委主管,由全市农民企业家、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等各类涉农创业者、涉农行业性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自愿组成的联合会。这让谭俊感觉自己一下子找到了“组织”。
像他们这样的创业新青年在长沙还有很多。长沙团市委一直关注牵挂着他们,长沙市青年联合会、长沙市青年企业家协会、长沙市农业创业者联合会吸引凝聚了一大批青年创业者,团市委为他们搭建政企对接平台,争取政策扶持;开展银企合作,帮助解决资金信贷难题;开通校园招聘直通车、建设青年人才驿站,帮助招揽人才;推荐为湖湘青年英才、青年五四奖章、青年岗位能手,提升社会认同感和自我荣誉感。
今年3月,因为疫情影响,谭俊的多肉植物基地销售收入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偏偏这时,农业创业者最担心的自然灾害又来了。“大风把好几个棚子都吹起来了,损失惨重。”农创联的“小伙伴”为他积极出谋划策。有些指点他怎么补救,尽可能挽回损失,有些建议他尽快去区农业农村局申请受灾补助。现在总算是缓过来了。
长沙团市委在走访中发现了谭俊的多肉养殖事业和他遇到的困难,一边帮助他申请扶持贷款,一边帮助他想办法打开销路。他也提交申请报名,希望能尽快成为农创联的会员。
2019年,谭俊的多肉植物基地销售收入达到80多万元,开辟了多肉DIY,户外烧烤等旅游项目,每亩平均年产值近十万元,远高于一般的果蔬种植。“目前网络销售占40%,批发和公司采购占30%,基地零售占20%。通过直播、淘宝店,还有团市委组织的一些创业推介活动,线上的销售比重还在增加。”
又到一年求职季,很多想借助互联网返乡创业的师弟师妹向谭俊请教经验。“现在,休闲农村、农业物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乡村越来越需要有知识、有新理念、懂技术的年轻人。”谭俊说,“乡村是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但应当结合本地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同时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又到毕业季,又是求职季。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此季不同往季。如何顺利就业、施展所学,成为毕业生格外关注的话题。走进田间,近处是天然树枝搭成的木架子,上面摆满了造型各异的多肉植物,远处是8个薄膜大棚和户外活动、烧烤区域。
这个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靖港镇的初创农业基地有些简陋,但从种植、销售到农旅业态样样都有,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娱乐、体验农活的好地方。基地负责人是去年刚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毕业的谭俊。1995年出生的谭俊,一口本地话,由于经常在大棚、田间劳动,皮肤晒得黝黑,俨然一副田间老把式模样。
2017年,还在读大二的谭俊萌生了把所学知识尽快实际运用的想法。“当时先是在寝室阳台种多肉植物,后来越种越多,就在老家的田里搭了一个竹棚子,同时在网上直播卖货。每次直播销售额在一两百元,相当于我一个星期的生活费了。”谭俊说。
学以致用最能长本领。谭俊调配出适合长沙郊区的多肉植物营养土配方,用所学的园林知识搭建出很多精致的多肉植物小盆景。他还把实践中的学问上升为理论,在校期间申请了课题,专门研究多肉植物如何在湘北地区屋顶绿化中得到更好运用。
2019年毕业季时,谭俊面临两难选择:继续种植多肉植物,还是找份父辈们眼里的好工作。“读书的时候长辈们都支持我不断尝试新事物,但当我准备扎根农村搞新型农业时,反对的声音就多了。”谭俊说,亲戚邻里们觉得我回乡没前途。
在当地社区的帮助下,谭俊用每年1万元的价格流转了7亩农田,算上自家的3亩,总算有了个像样的多肉种植基地。一头扎进田间,谭俊才发现从事农业创业的年轻人还真不少。离他的基地只有两三公里,1993年出生的校友曾世杰也开辟了一个农业基地,专种蔬菜和火龙果。同样在望城,34岁的袁虎,水稻合作社规模已经到了2600多亩;刚满20岁的丁胜也成了流转200多亩地的水稻种植大户。
这些人有个共同的身份,是长沙市农业创业者联合会的成员。这是一个长沙团市委主管,由全市农民企业家、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等各类涉农创业者、涉农行业性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自愿组成的联合会。这让谭俊感觉自己一下子找到了“组织”。
像他们这样的创业新青年在长沙还有很多。长沙团市委一直关注牵挂着他们,长沙市青年联合会、长沙市青年企业家协会、长沙市农业创业者联合会吸引凝聚了一大批青年创业者,团市委为他们搭建政企对接平台,争取政策扶持;开展银企合作,帮助解决资金信贷难题;开通校园招聘直通车、建设青年人才驿站,帮助招揽人才;推荐为湖湘青年英才、青年五四奖章、青年岗位能手,提升社会认同感和自我荣誉感。
今年3月,因为疫情影响,谭俊的多肉植物基地销售收入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一,偏偏这时,农业创业者最担心的自然灾害又来了。“大风把好几个棚子都吹起来了,损失惨重。”农创联的“小伙伴”为他积极出谋划策。有些指点他怎么补救,尽可能挽回损失,有些建议他尽快去区农业农村局申请受灾补助。现在总算是缓过来了。
长沙团市委在走访中发现了谭俊的多肉养殖事业和他遇到的困难,一边帮助他申请扶持贷款,一边帮助他想办法打开销路。他也提交申请报名,希望能尽快成为农创联的会员。
2019年,谭俊的多肉植物基地销售收入达到80多万元,开辟了多肉DIY,户外烧烤等旅游项目,每亩平均年产值近十万元,远高于一般的果蔬种植。“目前网络销售占40%,批发和公司采购占30%,基地零售占20%。通过直播、淘宝店,还有团市委组织的一些创业推介活动,线上的销售比重还在增加。”
又到一年求职季,很多想借助互联网返乡创业的师弟师妹向谭俊请教经验。“现在,休闲农村、农业物联网、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乡村越来越需要有知识、有新理念、懂技术的年轻人。”谭俊说,“乡村是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但应当结合本地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同时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相关文章
- “虽已立秋却在度夏”养多肉能够安全度过最后一段艰难时期
- 10万元稀有多肉惨遭“采花贼”毒手
- 一种多肉叶子带斑点像极了海豹肉嘟嘟的外表格外出众
- 一个多肉小叶片3个月后养爆盆咋养的
- 越养越丑的“五多肉”别再当成宝拉入“黑名单”新手不要碰
- 《金蝉脱壳》:肉碰肉脑对脑
- 做活“水文章”绿王子多肉
- 婴儿脸女生抱怨自己肉多但关掉美颜瞬间网友:受不了了!
- 澳洲华人千万小心!这种澳洲多肉有剧毒可致人死亡
- 五颜六色的多肉冬日里的那一份温暖!
- 又甜肉又多的耽美文颠荡起伏让人欲罢不能
- 新手养多肉别追求贵货6款经典普货品种随便一养状态美极了
- 吴学尉:景天科多肉植物将会发展前景广阔
- 有一种“多肉”叫钟丽缇浑身都是肉嘟嘟美的让老外移不开眼!
- 盐城亭湖新兴镇:民族团结一家亲 巧手共栽民族花
- 最恶心人的禁片体重200磅的肥女人将生肉放进佩服
- “姐弟恋”真别硬演有的硬磕上头有的老腊肉扮嫩现场榨油
- 丈夫395斤妻子396斤“胖夫妻”为生小孩减肥现在让人认不出!
- “毒多肉”内含毒品可致幻“海淘”卖家明知禁止进口仍叫卖
- 盐城新闻 盐都台创园: 聚焦花卉产业 打造美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