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肉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多肉资讯

多肉资讯

上海一男子偷盗价值十万元多肉不慎养死会被判多久?

中国多肉网2022-11-10多肉资讯月兔耳朵多肉
暴晒多肉,月兔耳朵多肉,植迷多肉,上海一男子偷盗价值十万元多肉不慎养死会被判多久?,暴晒多肉,月兔耳朵多肉,植迷多肉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5日电(李姝徵周帆)近年来,多肉因价格适宜长相可爱,受到众多植物爱好者的追捧,其中更有很

上海一男子偷盗价值十万元多肉不慎养死会被判多久?

上海一男子偷盗价值十万元多肉不慎养死会被判多久?,

  暴晒多肉,月兔耳朵多肉,植迷多肉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5日电(李姝徵 周帆)近年来,多肉因价格适宜长相可爱,受到众多植物爱好者的追捧,其中更有很多稀有品种价值不菲。近日,上海宝山警方破获了一起辖区花卉种植基地内名贵多肉盆栽被盗案件,目前嫌疑人张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下午17时,刘行派出所接到陶女士报警称,今天通过监控发现其位于花卉苗木基地内的花店内多盆名贵多肉和招财树被一男子偷走,其中包括3年前以2万元收购后培植,目前市价达10万的一盆名贵多肉。根据陶女士提供的店内监控,民警循线追踪立即开展调查,很快便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张某,并在其住处找到了被偷的植物。经了解,张某闲暇之时经常去该花卉苗木基地购买植物,有次见对面的花店无人看管,随即起了贼心悄悄走进该花店,看到一盆十分漂亮的多肉,便将该盆多肉拿回车上。次日,张某再次来到该花店将另外一盆价值不菲的多肉以及一盆招财树抱回车上,驱车回家。经花店老板介绍,被偷的多肉品类属于寿锦中的万华镜锦,其中一株20公分双头母本无论是大小还是品相都是极其罕有。由于嫌疑人将其偷回家后培植不善,这盆多肉已经枯萎无法救活。目前,张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如果价值十万属实,量刑幅度是3-10年,具体来说,个人认为可能在4年左右!

  该名男子其实盗走的多肉不止一盆,但是就这盆特别贵,单拎出来,那其他的多肉即使贵,估计也没有很突出的价值,跟十万比起来应该可以忽略。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地具体把握的标准不同,但是10万为“数额巨大”已经是两高放权给地方的极限了。换句线万都必然是数额巨大。

  因为该男子已经把多肉偷到手了,这在刑法上叫“犯罪既遂”,无论他之后是把多肉自己养还是卖了,是养活了还是养死了,是吃了还是丢了,都不影响他犯罪的成立以及量刑档次的确定。

  如果多肉没有死,这叫赃物已经追缴,那么在具体判决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一情节,因为被害人没有损失,所以会酌情从轻处罚。

  但是多肉死了,那如果这位男子能够把钱赔上,那也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果赔不起,那不好意思了,从重处罚。

  这里可能还涉及一个理论问题,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天价葡萄案”。2003年8月7日凌晨,北京海淀区香山派出所的民警巡逻至香山门头村幼儿园门前时,发现有4名男子抬着一个可疑的编织袋。盘查后,警方获悉,该4名男子编织袋中为其偷来的47斤科研用葡萄。这是北京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葡萄研究园投资40万元、历经10年培育研制的科研新品种。4位民工的馋嘴之举令其中的20余株试验链中断,损失无法估量。后北京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对被偷的葡萄进行估价,被偷葡萄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122万元。

  其理由主要是对于几个农民工来说,他们确实是想偷葡萄,但是他们主观上所以为偷的葡萄,是市场上的那些葡萄,最多几百块钱,万万没想到居然是科研葡萄,上万元!

  检方最终还是没有以鉴定的1.1万元作为认定盗窃数额的依据,对这几名农民工不起诉。

  那么具体到这个案子中,男子如果主观上想象不到这盆多肉会价值10万元,理论上也是有可能作无罪处理或者降量刑档次。

  第二种情况按照司法解释精神,如果偷到了自然就没什么好说,没偷到的话,一般就不作犯罪处理,除非盗窃目标数额巨大。

  但是第二种情况存在一种认识错误,比如虽然我盗窃目标很明确,但是我对盗窃目标的价值却认识不明确。比如天价葡萄案中,我想偷的是市场价葡萄,但是没想到这是科研葡萄!

  这时候就要看小偷的主观上有没有可能认识到被偷的东西价值,如果可能认识到,那就定!如果不可能认识到,那就可能无罪。

  具体到这个案件中,就不知道有没有可能出现类似“天价葡萄”这种情况了,有的话,这个案例倒是蛮经典的。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