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王国养成记如皋多肉批发
多肉王国养成记如皋多肉批发
多肉王国养成记如皋多肉批发,如皋多肉批发,多肉尼可莎娜,多肉黑煤病拍摄时间:3月2日拍摄地点:市中区陡沟街道仁里村拍摄内容:“多肉”产业带动乡村发展
一进市中区陡沟街道仁里村,道路两旁多得是多肉植物种植、销售的招牌。随便走进一个大棚,眼前都是成片色彩梦幻、形态娇憨的“多肉”,刚刚被喷洒过的叶片,比水滴还要晶莹。正是因为这种别具一格的美感,多肉植物深受年轻人喜欢。
被誉为“江北最大”的“多肉王国”,就是仁里村。祖祖辈辈靠玉米、小麦过活的村子,怎样与“多肉”结了缘?“萌萌哒”多肉植物,又怎样带村民走向更加富裕的明天?“多肉”来了 村子变了
多肉植物的幼苗直径不过2厘米,捧在手心里感受着那肉乎乎、水汪汪的触感,让人瞬间被萌化。
今年45岁的村民时玉青一边哼着歌,一边将根部纠缠在一起的幼苗小心翼翼地分开,逐个稳稳地、准确地放在分割成小方块的土壤中。一盘盘幼小的多肉植物,将在温室里逐渐长大,用厚实、晶莹的独特美感换来爱好者的惊叹。
来到多肉植物大棚务工之前,时玉青是个“除了种地就在家里玩”的农村主妇。家中正在读书的两个孩子、务农为生的老人,都要靠丈夫在外打工的收入养活,而时玉青扛着料理家务的重担,内心总是两难:出门打工舍不下孩子,在家守着日子过得紧巴巴……生活的改变,是从多肉植物来到仁里村开始的。
“2013年,一位搞农业的老领导来到我们村,为着自己的爱好养起了多肉植物。很多村民包括我都是第一次见,大家都很好奇。”仁里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彪回忆,那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是以种玉米、小麦为生,村里唯一的集体收入就是流转土地获取的租金,经济发展薄弱,“我们村有1000多口人,耕地2400余亩,要是找准产业,肯定能发展起来。”
那时候,只把“多肉”当成稀罕物的村民没想到,今后自己的生活将离不开这可爱的小生命。
2014年夏天,在外创业颇有成就的村民刘兆禄返乡,偶然看到一株株形态各异的多肉,本从事工业、建筑的硬汉也没能躲过它的魅力。在了解到北京、上海等地“多肉”市场正在迅速崛起后,刘兆禄在村里投资近千万元,建大棚、招工人、学技术、进幼苗,仁里村一改平日的寂静,“多肉王国”开始有了雏形。
时玉青来到多肉大棚后,过上了按点上下班的日子——置身让人心情愉悦的“多肉”海洋,找个让自己舒服的姿势,风雪来袭不受冻,家中农忙能兼顾。“村里人到城里打工,一到‘过秋’就得请假回家,一请假工作就丢了。”时玉青说,在这里工作每月能拿3000元工资,一家老小买米买肉足够用,丈夫的收入多用于大项开销,这种撑起家庭半边天的感觉让她心里很踏实。
在大棚的各个角落,来自仁里村及周边村子的妇女都在忙着,包装、洒水、换盆,斑斓的色彩更衬得她们满面春风。杨彪说,光是刘兆禄的花卉公司,就能带动几百名劳动力,解决几十户享受贫困政策家庭的收入,“几乎每家都有从事这个行业的”。
对于刘兆禄而言,少不了跨界创业的困难,“最初不懂技术,养死大片幼苗也是常事。”后来,随着公司引进专业人才,育苗品种增加到上千种,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在行业最火爆的那几年,一株看似普通的多肉植物能卖到三四十元,利润极高。可正如刘兆禄所说,任何行业都有竞争,随着“多肉发烧友”越来越多,市场愈加饱和,利润免不了降了下来。
这些因素都没能阻挡仁里村成为“多肉王国”的步伐。为了让村子的名气打出去,已经当上济南多肉协会会长的刘兆禄连续3年组织举办山东省多肉植物展销会,地点就设在仁里村。
“2020年受疫情影响没能举办展会,但咱们村‘江北最大’的声望已经被行业认可了。”刘兆禄不无骄傲地说,现在公司有专门的技术研发团队,研发的新品种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我们不做‘论斤卖’的‘多肉’。”思路活了 线上火了
“说实话,当年看好‘多肉’行业,没想到能给家乡带来这么大改变。”刘兆禄看着村里路旁大大小小的招牌和大棚说,现在村里多肉植物种植户发展到70多家,夫妻两人照料两个大棚,年收入能达到20万元左右,“不说远了,发展多肉产业之前村里流转土地,一亩地一年只收200元钱,现在的价格是2500元,6年涨了12倍,这跟其他村相比是拔尖的高。”
仁里村多肉种植规模这么大,销到哪里去?最初,刘兆禄主打线下市场,在全国各地都设立了经销处,客户稳定。随着电商的飞速发展,线上低价产品开始冲击线下市场,刘兆禄的思路被“逼”活了。2020年6月,几名主播来到仁里村,开启了乡村电商的发展之门。
孙赛赛今年24岁,是农学园艺专业毕业生,她没有想到自己会以主播的身份实现对口就业。一个摆满几层多肉植物的大转盘,就是孙赛赛的工作台。跟其他直播不一样的是,多肉植物是镜头里的主角,主播们一边讲解一边用手电筒照亮水晶般的叶片,以便让观众欣赏细节。“你看这些都是从直播间卖出去,放在大棚里代养的。”孙赛赛指着一大片铺着订单的多肉植物说,冬季天气寒冷,运往有些地区恐怕多肉会受伤,所以代养成了直播间必备的配套服务。
主播们对着镜头讲得热闹,技术员则在另一侧的大棚里为研发的新品种进行人工授粉。刘兆禄说,打开线上市场、研发新品种正是公司将要进行的两项重头戏,“都说多肉植物‘萌萌哒’,我们村的振兴也要靠它萌芽。”(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曹雅欣 张一 刘阳)
相关文章
- 多肉迟迟未发芽入春浇水做好“三配合”当月催出一堆崽
- 外阴实物图(你所知道的近代都有哪些真实离奇的案件发
- 多肉蒂亚很“善变”徒长时一片菜色上色时也可如同火焰
- 从法国邮往新乡6株多肉被查 属非法进境濒危植物
- 出头岭镇:多肉变多金
- 成都近视手术价格?医院排行榜:英华眼科榜上有名
- 陕西渭南:满园青翠欲滴花立方里多肉迷人渭南植物园欢迎您
- 多肉的品种耽美漫h多肉
- 肉肉肉吃肉肉金麒麟多肉
- 山东商河发布6条“花式”自驾游线路开启花博会精准宣传 新模式
- 露天养殖多肉该如何防鸟?5个方法选其一让植物健康长不停
- 东营:推广藜麦种植向盐碱地要粮取得阶段性成果
- 谁说多肉白菊难养大养漂亮?看看这一大盆白菊到底美不美?
- 利通区郭家桥乡:大棚水果进入火爆销售季
- 日照女子辞职种多肉植物 网上月销售额30万元
- 隆阳区汉庄镇金竹田旧寨自然村栽种470余种多肉植物
- 刷屏!厦门这几处迷人花海正当时!快抓住假期的尾巴走起!
- 多肉上“云”为美丽经济添美
- 河南男子晒出种植的多肉的方法保证让你受益匪浅引来网友热议
- 谁说“多肉腿”驾驭不了少女袜?看到赵今麦穿上后的效果太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