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肉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多肉资讯

多肉资讯

图片故事:白鹿原上的“多肉”花匠

中国多肉网2023-01-06多肉资讯多肉沙漠
多肉佛珠吧,多肉沙漠,蟹岛多肉大棚,图片故事:白鹿原上的“多肉”花匠,多肉佛珠吧,多肉沙漠,蟹岛多肉大棚八零后小伙赵玉是陕西大荔人,原本所学专业为机械,是一位优秀的机械维修技师。2013年在广州工作的赵玉偶然接触到多肉类植物,

图片故事:白鹿原上的“多肉”花匠

图片故事:白鹿原上的“多肉”花匠,

  多肉佛珠吧,多肉沙漠,蟹岛多肉大棚八零后小伙赵玉是陕西大荔人,原本所学专业为机械,是一位优秀的机械维修技师。2013年在广州工作的赵玉偶然接触到多肉类植物,叶形丰满肥厚,色如碧玉的“肉肉”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从开始买两三盆玩玩到后来的一百多盆,俨然成为一名资深玩家。二年前,赵玉经过慎重考虑后辞去了收入较丰的机械师工作,转行做花匠,一心一意地种起了多肉类观赏植物。

  多肉类观赏植物以其形状饱满、色泽艳丽、种类繁多、小巧可爱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多数“肉肉”的颜色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养殖过程充满了趣味性。

  两亩多的种植大棚由赵玉一人打理,他解释说多肉类植物种苗非常脆弱,不同的品种护理流程也不尽相同,很注重细节,自己管理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但也确实辛苦,每天都要忙碌十小时以上。

  多肉类观赏植物的“看点”主要为靠近根部的茎、叶部分,但龟甲龙却是一个例外,其龟裂的蛋形躯干顶端长着一根藤蔓,婉转婀娜、绿如翠玉,赵玉需小心翼翼地梳理这些纠缠在一起的藤蔓,以保持其品相完整。

  花棚里生长的植物每到花期时多数需要人工授粉:用细细的狼毫笔轻轻地“挑逗”花蕾,让雄蕊与雌蕊“幸福结合”。赵玉笑称自己授粉时的状态既像绣娘又像红娘。

  两年来,赵玉共引种了五百多种多肉类观赏植物,约七万株,每年累计有两个月的时间在南方各省及国外奔波,寻找合适的种苗。赵玉说引种这块占整个经营成本的70%,是花钱大项,每决定引入一个品种都要从气候环境、生长周期、市场前景等方面仔细考量,一旦有误只能自认倒霉。

  赵玉很孤独,偌大的花棚平时只有他一个人忙里忙外,由于花棚地处白鹿原腹地,四周全是庄稼,赵玉说一天到晚连个过路说话的人都难见到。

  花棚晚间需要值守,夏季里赵玉就睡在棚内的沙发上,到冬天则搬到棚外一间四平米的小板房里,那里有碳炉可以取暖。

  “因为喜爱所以不累”,赵玉表示他很享受一个人在花棚里拾弄花草的时光,虽然工作繁琐,但也很有意思,看着自己打理的“肉肉”从出芽到成熟上市,很有成就感。

  每逢周末赶集日,赵玉一大早便拉上几百盆“肉肉”到灞桥集市上卖,所卖品种都要提前一天筛选好,主要选择品相好,受市场欢迎,价格适中的品种。

  在灞桥集市上,赵玉的摊位前总是围着一群“肉友”在“探鲜”,玩“肉肉”很上瘾,玩家从最初的几盆玩到几十盆,品种也越玩越高档,这就为“肉肉”的经营者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空间。头脑活络的赵玉生意做得很活,根据对方的购买数量适当优惠,争取做成每一笔交易。

  如今,赵玉将家也安顿在了白鹿原上,妻子带着孩子来看望他时是他最开心的时刻,一家三口忙并快乐着,赵玉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女儿豆芽刚满三岁,是爸爸的开心果,对于孩子的将来赵玉未做过多的打算,他不希望孩子现在就开始为几十年后的“宏伟理想”而奋斗,“开心比啥都重要,让我家小豆芽自然长大”。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