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肉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多肉百科

多肉百科

郭泽顺:种植多肉让我脱了贫

中国多肉网2023-04-23多肉百科脸和脖子肉多
多肉清理,脸和脖子肉多,像像树多肉,郭泽顺:种植多肉让我脱了贫,多肉清理,脸和脖子肉多,像像树多肉“粉嘟嘟的叫桃蛋,鲜艳的是红宝石,毛茸茸的是熊童子。”8月19日,在武城县四女寺镇刘茂商社区的温室大棚里,郭泽顺指着一盆盆多肉植

郭泽顺:种植多肉让我脱了贫

郭泽顺:种植多肉让我脱了贫,

  多肉清理,脸和脖子肉多,像像树多肉“粉嘟嘟的叫桃蛋,鲜艳的是红宝石,毛茸茸的是熊童子。”8月19日,在武城县四女寺镇刘茂商社区的温室大棚里,郭泽顺指着一盆盆多肉植物介绍说。这些小小的多肉植物让他脱了贫、致了富。“农活不忙的时候,我就来大棚打工,工作不累、时间也宽松,每天有70元钱的收入。 ”

  郭泽顺今年50岁,是刘茂商社区刘茂庄村村民,也是温室大棚里的第一批工人。现如今,无论是多肉种植,还是杀菌控温,他都很在行,可在3年前,他还曾因是否要来大棚打工做过一番“思想斗争”。

  以前,刘茂庄村曾是市定贫困村,截至2017年还有贫困户13户40余人。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为主,种植结构单一,收入也十分有限。 2017年2月,在省派和社区“两委”成员调研后,他们确定了通过种植多肉植物实现增收脱贫的思路。“多肉植物的种类繁多、观赏性高,且种植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刘茂庄村党支部书记齐立军的动员并不能打消像郭泽顺这样的贫困群众的疑虑——要是种不好咋办?种了之后卖不出去咋办?入股的钱赔了咋办?“村里一直都是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突然间让种植多肉,咱们的思想转不过来。再加上没有任何种植技术和经验,大家对多肉项目并不看好。 ”郭泽顺说。社区整合了40万元的扶持资金,建设了约20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还组织村民代表到产业经营良好的青州考察学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郭泽顺进棚工作,负责浇水、控温,成了一名“产业工人”。

  对郭泽顺来说,这项工作并不容易,但他肯学肯干,每次外出学习,对多肉植物的繁殖、修剪、浇水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他都会认真记下来,日积月累,他成了种植多肉植物的行家里手。现在他在大棚工作一年能有2万多元收入,彻底甩掉了贫困帽子。

  如今,全村有7名贫困群众常年在大棚打工,每人每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为了更好地推进项目管理和运营,社区还成立了茂商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与青州、金华等地的花卉销售公司开展订单式生产合作。“销售公司提供种苗,合作社负责育苗,种苗成熟后再由公司回收,保证销售渠道。 ”齐立军告诉记者,所有村民都可入股、年终分红,贫困户还能优先入股、进棚打工。合作社每年还拿出4万元收益用于贫困户分红和村级公益事业发展,有效改善了村集体的经济条件和村民的生活水平。

很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