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秀区时屯村:万盆小多肉 产值千万元
西秀区时屯村:万盆小多肉 产值千万元
西秀区时屯村:万盆小多肉 产值千万元,卖多肉赚钱吗,多肉仙人指,耽美虐文肉多,
3月16日,走进西秀区七眼桥镇时屯村多肉种植基地,仿佛来到了“多肉王国”。大棚内外,成千上万盆多肉植物按不同品种排列得整整齐齐,一株株似花非花、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在暖阳下茁壮生长,引人驻足观赏。
曾经的时屯村以传统种植为主,产业单一缺乏发展活力。如何依托本地的优势条件,发展一个合适的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呢?“经过多次的市场考察,我们选择了当下市场前景较好的多肉,走特色种植之路。”时屯村党支部书记、安顺肉多多绿化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庄大华告诉记者。
2019年,选好产业后,时屯村以土地折价入股、现金入股、企社合作等方式筹集资源,规划建设了占地300余亩的多肉种植基地,还在全国知名的花卉集散地昆明市建立起了自己的销售中心。通过两年多来的试验和探索,如今基地已经把小小多肉养成了产值数千万元的大产业。
“我们现有钢架大棚82个,种植品种增加到了800多种,植株近1000万株。”庄大华说,基地2020年产值就达到了2000余万元。近两年里,随着种植技术的提升和销售渠道的扩展,基地的产量与销量也逐年增加,今年预计产值将突破5000万元。
春天是植物生长旺季,这段时间工人们正加紧种植新一批的多肉。走在基地里,随处可见劳作的工人,有的忙着配置营养土,有的在给多肉修枝整形。“我来这里工作两年了,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还能每天回家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好多了。”时屯村村民庄海香腼腆地说。
同样在基地工作了两年的平坝区天龙镇村民王继勇,通过刻苦钻研,已经成为基地的技术负责人,指导工人培育植株、病虫害防治、浇水等工作。现在基地的日常用工有五六十人,销售旺季能达到上百人。
据了解,多肉基地项目建成至今,已经带动西秀区七眼桥镇、岩腊乡,以及镇宁自治县大山镇、贵定县云雾镇建设共计7个基地,统一指导种植管理、统一回收、统一销售,总种植面积约900亩,总产值达到7000余万元。全部基地利益联结了建档立卡户400户939人,帮助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带动一般农户稳定用工100户400余人,临时用工达5万人次。
更令人欣喜的是,2021年基地获得了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广州市南沙区的对口帮扶资金500万元,建起了占地2400平方米的现代玻璃温室大棚,近日刚投入使用。新的大棚可以实现自主控制室温,让多肉在夏天和冬天也能顺利生长,延长产销期。
“我们还打算建设餐饮和休闲娱乐设施,把基地打造成一个农旅结合的生态庄园,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帮助更多农户增收。”庄大华说。(本报记者 甘良莹)
3月16日,走进西秀区七眼桥镇时屯村多肉种植基地,仿佛来到了“多肉王国”。大棚内外,成千上万盆多肉植物按不同品种排列得整整齐齐,一株株似花非花、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在暖阳下茁壮生长,引人驻足观赏。曾经的时屯村以传统种植为主,产业单一缺乏发展活力。如何依托本地的优势条件,发展一个合适的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呢?“经过多次的市场考察,我们选择了当下市场前景较好的多肉,走特色种植之路。”时屯村党支部书记、安顺肉多多绿化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庄大华告诉记者。
2019年,选好产业后,时屯村以土地折价入股、现金入股、企社合作等方式筹集资源,规划建设了占地300余亩的多肉种植基地,还在全国知名的花卉集散地昆明市建立起了自己的销售中心。通过两年多来的试验和探索,如今基地已经把小小多肉养成了产值数千万元的大产业。
“我们现有钢架大棚82个,种植品种增加到了800多种,植株近1000万株。”庄大华说,基地2020年产值就达到了2000余万元。近两年里,随着种植技术的提升和销售渠道的扩展,基地的产量与销量也逐年增加,今年预计产值将突破5000万元。
春天是植物生长旺季,这段时间工人们正加紧种植新一批的多肉。走在基地里,随处可见劳作的工人,有的忙着配置营养土,有的在给多肉修枝整形。“我来这里工作两年了,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还能每天回家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好多了。”时屯村村民庄海香腼腆地说。
同样在基地工作了两年的平坝区天龙镇村民王继勇,通过刻苦钻研,已经成为基地的技术负责人,指导工人培育植株、病虫害防治、浇水等工作。现在基地的日常用工有五六十人,销售旺季能达到上百人。
据了解,多肉基地项目建成至今,已经带动西秀区七眼桥镇、岩腊乡,以及镇宁自治县大山镇、贵定县云雾镇建设共计7个基地,统一指导种植管理、统一回收、统一销售,总种植面积约900亩,总产值达到7000余万元。全部基地利益联结了建档立卡户400户939人,帮助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带动一般农户稳定用工100户400余人,临时用工达5万人次。
更令人欣喜的是,2021年基地获得了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广州市南沙区的对口帮扶资金500万元,建起了占地2400平方米的现代玻璃温室大棚,近日刚投入使用。新的大棚可以实现自主控制室温,让多肉在夏天和冬天也能顺利生长,延长产销期。
“我们还打算建设餐饮和休闲娱乐设施,把基地打造成一个农旅结合的生态庄园,进一步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帮助更多农户增收。”庄大华说。(本报记者 甘良莹)
相关文章
- 冬季路面暗冰多 成都交警发出行提示(图)
- 多肉出锦有什么秘诀?哪种多肉最容易出锦
- 爱文世界学校:一所学校多个校区为全球学生提供改变人生、关注世界的学习体验!
- 向上社区开展多肉盆栽种植活动
- 他们在加州公园、路旁、海边挖多肉植物走私亚洲牟利数百万或面临10年刑
- 送你100株多肉告诉你梦想的样子
-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来芜湖市开展农机新产品连栋温室大棚试点第三方抽查及调研工作
- 1200㎡!太原又多了网红新地标2万+生活好物的集装箱生活馆KKV来了!
- 多肉繁殖秘籍这样养不到一个月一颗变一整片盆
- 第一次见冰花菜这不就是凉拌多肉植物?爽脆水分足你吃过吗?
- 【图片故事】昆明都市人的“多肉人生”
- 曾经是天价的“三多肉”现在沦为赠品还被不少花友“嫌弃”
- 【耽美爆笑双总裁甜宠文】迪奥先生
- 一棵多肉130万这些不起眼的花花草草竟这么值钱!
- 山东一网友养多肉太任性了一养就是300多盆价值更是上万
- 多肉鹤氏并非旭鹤不过它同样好养出状态之后还是漂亮的橙黄色
- 多肉法师“三圣”出状态如“水彩画扇”养成老桩可卖上万元
- 4本现言荤甜文男主热情奔放帅气阳光只对一个她着迷!
- 它看似是花其实是多肉繁殖能力强好养护它就是黄金特普纳
- 神童多肉植物图片兰鸟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