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这家“多肉”基地不走寻常路
崇明这家“多肉”基地不走寻常路
崇明这家“多肉”基地不走寻常路,多肉植物蓝鸟,多肉拜耳,多肉批发吧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多肉”种业属于农业小众领域,优质的种质资源对于“多肉”的培育和发展至关重要。位于港沿镇齐成村的上海东明鑫花卉专业合作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多肉”新品种的研发,走出了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发展之路。
走进“多肉”基地,育苗大棚里整整齐齐、造型各异的“多肉”一字排开,肉嘟嘟的叶片、小巧的身形,“萌”感十足。这些姿态万千的“多肉”,通过精心筛选的“父本和母本”进行培育,并贴上了专属标签,基地负责人蔡丁华正忙着给“多肉”浇水。
记者了解到,这些自主研发和育种的“多肉”新品种,现有1000多颗,主要有十二卷、仙人球、龙舌兰、景天、番杏等品种,这些新品种第一代的培育周期需要5-7年,有些好的品种要培育三至四代,耗时长久。这里贴上标签的“多肉”都是经过挑选的优质品种,将会着重观察、培养和管理,大概有200颗左右。
蔡丁华表示,“多肉”新品种的研发培育期长、投资大、见效慢,在高端品种上,国内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自己本着对“多肉”的热爱,一直在提升育种技术水平和能力,培育优质的本土品种。“2021年第十届花博会的举办带来了一定的机遇,本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推动崇明的‘多肉’种业能够走出去。”
疫情后,对于销售渠道,蔡丁华也是从线下的批发销售转至线上,以抖音、淘宝为主,拓展国内外市场。今年,合作社还签订了崇明区“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任务书,主攻“多肉”植物品系引种驯化保留和新品种研发。未来,合作社还将和属地政府、民宿等景点进行合作,促进花卉产品种类的多样性销售,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到了初秋,多肉植物开始从休眠期到生长期,浇水避免叶子碰到水,从边上开始浇到下面漏水为止,放在外面通风、避阴的地方,让水分快速蒸发。”如今正值夏秋交替之际,蔡丁华也为“多肉”爱好者带来了养护建议。
相关文章
- 除了喝热酒古人还有哪些神奇的御寒之术?招数让我竖起来大拇指
- 10块钱20棵多肉你觉得划算?便宜没好货只能过过瘾
- 春夏秋冬多肉全年养护干货来了!
- 养玉缀多肉有什么寓意
- 这新型蔬菜酷似多肉亩产4000斤1斤卖15元敢种的农民却不多
- “西红柿宝珠缀化”景天科景天属多肉植物缀化品种
- 创享酒坛新零售打造高档白酒平民市场
- 对厚叶多肉审美疲劳?这10种薄叶多肉不妨考虑下仙气满满哦
- 捕片刻艳阳记多肉娇颜
- 用旧书能换取 多肉盆栽植物
- 雪莲多肉怎么养才长得好 雪莲多肉养植方法
- 创业人物:90后大学生创业 做起“多肉”生意
- 被误以为是多肉植物的碰碰香一碰就会有香味还有很多用途
- 需要“穷养”的多肉用小盆少浇水“预防”摊大饼、穿裙子
- 多肉“入坑”经验谈怎样预防在花市购买多肉“被宰”
- 蚌埠一女子带俩孩子被困山上称看了某音短视频被骗来采多肉!
- “游”点意思“趣”内江|游玩、采摘、垂钓、美食……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沿线最全旅游攻略来了
- “白花小松”景天科景天属多肉植物小型易群生
- B站已经是群狼嘴边的肉了
- 把多肉养成一道彩虹简直美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