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乌沙镇:“土陶”遇见“多肉” 绘就美丽乡村
黔西南乌沙镇:“土陶”遇见“多肉” 绘就美丽乡村
黔西南乌沙镇:“土陶”遇见“多肉” 绘就美丽乡村,锦多肉植物,多肉的盆景,多肉植物的名称冬日里走进兴义市乌沙镇窑上彩陶艺术村,映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多肉、土陶耳边听到的是村民们对村容村貌的声声赞叹,感受到的是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和谐农村新画卷。
“村里搞起了乡村旅游,办起了多肉养殖基地和土陶培训,年轻人能在家门口就业创业。”
“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很多游客,村民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从“美丽资源”到“美丽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窑上村是原窑上、新发、洒布、谢米四个村整合的一个大村,窑上、新发都曾经是煅烧坛罐和砖瓦出名的地方。”乌沙镇乡村振兴办主任李海洋说,近年来,乌沙镇立足窑上田园乡村特色资源禀赋,利用自身产业及历史文化优势,实施窑上“彩窑村”农旅一体化项目建设,通过“以奖代补”动员农户自主实施房屋、庭院等住宅区域改造,布局各类多肉植物、陶艺手工作坊等,把窑上村变成“彩窑村”,打造成为乌沙镇农业产业集中展现的前沿窗口,并以窑上村乡村振兴试点为示范带动,全面推进全镇8村1社区的乡村振兴建设。
“村里的房屋、街道随处可见呆萌有趣的多肉盆栽,众多的多肉植物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让人爱不释手。”游客田芸带着家人专程前来“打卡”,优美清新的环境、丰富的陶艺体验和亲子活动,让一家人感叹不虚此行。
兴义市黔龙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园区经理韦安江介绍,经过三年的创新升级,多肉产业园内种植大棚、休闲旅游、农耕体验等功能设施完善,占地面积166亩,种植多肉植株30余万株,带动周边农户从事多肉生产经营200余人。
“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多肉植物种植规模,新建5000平方米的多肉植物种苗培育基地,引进多肉种植大户到窑上村指导多肉种植,并积极推进制陶技术的传承和推广。”韦安江说。
乌沙镇结合窑上村独特的土陶文化,创新性地引入多肉产业与传统土陶制品结合,不仅为窑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还进一步拓展了群众增收渠道,更将土陶和多肉发展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地理标识”。
“农户可以在家中自己制作陶罐售卖,或者吸引游客制陶体验获益,黔龙古镇旅游公司还提供多肉幼苗,农户利用自己制作的陶罐在庭院中装养,成熟后售卖。”乌沙镇副镇长李恒说,目前该公司已分别与村级合作社和村民签订了采购及代管代销协议,预计村民每户年均增收5000元左右。
“自乡村振兴战略启动以来,乌沙镇立足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优势,着力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以窑上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为突破口,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奋力将乌沙各村、社区打造成为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老百姓的幸福感也正在稳步得到提升。”李恒对该镇走旅游产业化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信心满满。
相关文章
- 吃牛排的那些事!原来美味还有那么多秘密!
- 多肉植物价格有点“疯” 被传游资炒作
- 辣目洋子虽然微胖但是浑身没有一丝赘肉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 花卉种子多肉花卉种子海棠花
- 美极了!她坚持画画20年被称为最美“多肉女孩”作品治愈无数人
- 环球时报吴天红:媒体要为直播电商规范专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 多肉酷龙虽说也算乌木但看这三分之一的大“血背”确实很酷
- 拉遮阳网了!持续35+高温!包邮区多肉最难熬的日子!
- 金港华府多肉DIY为假期美好增春色!
- 江苏沭阳:多肉产业兴镇富民
- 花点时间「萌肉系列」上线 肉农开箱测评为多肉打call
- 多肉秀妍易徒长?给它砍一刀独苗变多头长成小老桩!
- 静夜加大和锦等于苯巴蒂斯容易上色还不徒长喜欢多肉别错过
- 多肉植物怎么养:白花小松怎么扦插
- 来!一起盘点下那些售价过万的多肉珍品
- 多肉锦晃星和银晃星有什么区别?没有银晃星我们实际上连锦晃星都叫错了
- 多肉植物金玲怎么养米粒花多肉
- 多肉植物属于潍坊禁止入境物种 入境须办检疫手续
- 罗宾多肉怎么养才长得好 罗宾多肉怎么养才好
- 多肉植物三大基本法则之一浇水与控水来看看你浇水浇对了吗